6月16日,由广州市残联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推广活动,在位于白云区的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举行,面向残疾学生开展旱地冰壶、盲人门球两大项目推广活动,引导更多残疾人参与运动,促进残疾人体育高质量发展。
当日,全国校园冰雪运动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国家级冰壶裁判员史春燕带来了一场关于旱地冰壶项目的专题讲座,全方位展示了旱地冰壶的比赛过程、发展历史、规则及意义。了解旱地冰壶的相关知识后,学生们现场分组进行了旱地冰壶、桌面冰壶比赛,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史春燕(身着玫红色服装者)讲解旱地冰壶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现场演示说明。
学生们开展桌面冰壶比赛。
“因为行动不便,我很少参与运动,没想到旱地冰壶不用很多体力,老师一教就学会了,感觉非常好玩。”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电商专业学生蔡思情说。
“这项运动一般分为轮椅公开组、听力残疾组和智力公开组,比赛时分成两队比拼,每人连续投两壶,双方交叉投壶,对于参与者的体能要求非常低,是一项需要个人技术与团队战术配合的运动项目。实验表明,长期玩这项运动,对于提高智力有帮助,也是一项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玩的社交体育运动。”史春燕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旱地冰壶、盲人门球均是本届残特奥会广州赛区项目。届时,上述两个项目将分别于9月15日-23日、12月4日-16日,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举行。
【知多D】
什么是旱地冰壶?
旱地冰壶是冰壶运动的陆地版本,比赛规则和冰壶相似,但打破了场地限制,保留了冰壶运动的重要特质。旱地冰壶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学习和掌握、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只要场地平整光滑,室内外均可随时开展学习、训练和比赛。
旱地冰壶注重技巧,无须碰撞,动静结合,由于壶身重量比较轻,对参与者的体能要求相对不高,是一项需要个人技术与团队战术配合的运动项目,讲究队友间的合作性和策略。这项运动锻炼参与者身体的柔韧性和对力量的控制能力,并提高大脑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时机把握能力。
文、图 | 肖惠津
通讯员 | 王娟
编辑 | 黎燕逢 方欢欣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白云融媒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