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为我们老人考虑得很细致,都舍不得搬走。”这是记者日前在永平街云山诗意社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语。据了解,今年以来,云山诗意社区聚焦社区老人的需求,从队伍建设、完善服务、打造文化阵地出发,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响应圈”,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让社区老人收获满满幸福感。
永平街云山诗意社区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提供多元文化服务供给
为老年人搭建社交平台
6月10日下午2点半,在云山诗意社区的活动室,75岁的吴娟民正和姐妹们在排练一支藏舞。该活动室排期很紧张,吴娟民这支队伍每周只能轮上一到两次,所以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我们排练的舞蹈叫《牧歌一曲献给党》,专门为党的生日排练的。”吴娟民说,她是云山歌舞队的领队,这支队伍一共20多人,队员来自五湖四海,云山诗意社区除了给她们提供各种文娱活动场地,还会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为她们搭建展示平台,“平时还会给我们组织生日会,现在我们每天生活都过得很充实。”
在云山诗意社区的活动室,云山歌舞队正在排练。
云山诗意社区提供各类活动场地,满足老人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需求。
记者了解到,像云山歌舞队这样的团队,在云山诗意社区一共有8支。
云山诗意社区居委会主任叶希林介绍,目前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770多人,大部分老人都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社区有各类活动场地,基本可以满足老人运动、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需求。”
同时,云山诗意社区还通过开设“乐龄学堂”“健心工坊”,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体验活动和特色健康课程,定期举办“邻里情”系列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整合资源双轨服务
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响应圈”
除了不断完善各类硬件设施,云山诗意社区还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赋能、社区自治、居民参与”协同治理体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为辖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采访当天,记者参加了云山诗意社区组织的一次养老议事会,来自该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和老年人代表齐聚一堂,针对下一阶段的为老服务工作进行商议。目前,养老议事会制度已成为该社区的常态化机制,通过吸纳老年群体代表、居民骨干深度参与养老服务决策,确保服务供给精准契合老年人实际需求。
记者了解到,云山诗意社区已组建3支专业化、特色化志愿服务队伍,队伍以低龄健康老年人、热心居民为主体,常态化开展日常探访、应急援助、活动组织等志愿服务,今年已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0余场次,惠及老年群体200余人次。
梁叔和妻子谭阿姨年龄均已超过80岁,加上梁叔腿脚不方便,老两口的独居生活面临很大的考验。“我们舍不得搬离这个社区,主要是因为社区对我们老人太好了。”梁叔说,这几年,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云山诗意社区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社区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也会上门探访,让我们即使不出门,也不会感到孤单。”
志愿者上门探访社区长者。
“通过整合资源,社区已经形成‘互助服务+专业支持’的双轨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叶希林说,目前,该社区正在聚焦老年人生活需求,全力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响应圈”,帮助像梁叔夫妻这样的老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除了配备智能紧急呼叫设备,社区已经建立了物业、志愿者、专业服务机构多方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为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据了解,接下来,云山诗意社区还将持续推进适老化环境改造,科学布局便民服务网点,提供政务代办、长者助餐等便捷服务。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化合作,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并积极对接远程医疗资源,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文 | 杨黛清
图 | 郭德全
通讯员 | 翁穗萍
编辑 | 黎燕逢 陈会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