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共管”为健康保驾护航!健康科普接地气,防病知识入人心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简称“三高”。许多患者“三高”并存,然而“三高”对人体的危害,并非简单的1+1+1=3,而是1+1+1>3。

4月28日,2025年白云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巡回宣讲第三场走进白云区太和镇。白云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周丽围绕“三高共管,守护心脑血管健康”这一主题,为广大居民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健康科普宣讲。活动当天,白云区太和镇卫生院的医生们现场带领大家做减脂瘦身操,将整场宣讲活动推向高潮。义诊现场,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广州市白云区太和人民医院)和太和镇卫生院提供的火龙罐、骨密度检测、肺功能检测、血压血糖检测等多样化服务也深受居民欢迎。

本次活动由白云区卫生健康局主办,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白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白云区太和镇公共卫生委员会、白云区太和镇卫生院、白云区太和镇兴丰村民委员会承办,白云区人民医院、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广州市白云区太和人民医院)等协办,并在新花城APP线上同步直播。

image.png

“淡生活”,更健康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盐、减油、减糖,“淡生活”,更健康,这是周丽对三高患者提出的饮食建议。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三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三高’对身体会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宣讲专家在宣讲中强调“三高”若不积极控制,则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病变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

而通过合理膳食,坚持“淡生活”法则:减盐(成人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g)、减油(日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减糖(日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则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三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预防“三高”方面,除了饮食控制,宣讲专家还建议居民们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并保持乐观心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遵循适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高”共管,事半功倍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易同时出现,形成“两高”或“三高”的情况,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会形成1+1+1>3的健康危害,共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单独控制某一指标效果往往不佳,通过“三高共管”,可以综合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有效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从而产生良好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

宣讲专家还建议居民们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检测,及时发现“三高”问题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若已确诊“三高”,务必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此外,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调理,如食用归参炖母鸡汤、木棉花炒扁豆煲鲫鱼、降脂茶、天麻鱼头汤等,以气血双补、降脂、止眩晕。


“三高”不用怕,太和卫来守护您

活动现场,太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带领居民一起做“减脂瘦身操”,教会居民在家减脂瘦身技巧。许多居民纷纷拿出手机录制,将“健康”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image.png

太和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带大家一起做减脂瘦身操。

宣讲现场,太和镇卫生院叶鑫、卢娟两位医生还围绕居民健康档案、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内容,共同向居民群众普及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据介绍,太和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每月定期下乡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提供面对面健康随访服务,指导居民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提供个性化饮食、运动建议和用药指导;对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慢性病的居民实行“共管”,并提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评估。

卫生院每年为高风险人群免费提供血压、血糖、体重和腰围测量,对血压、血糖异常及肥胖型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督促其定期监测;每年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一次血脂测量,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提供营养、运动、戒烟、心理等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指导、药物治疗等随访管理。

image.png

太和镇卫生院叶鑫、卢娟医生在宣讲现场。

义诊服务暖人心

活动现场同步开展了便民义诊,义诊项目丰富,包括肺功能检测、血氧监测、慢阻肺风险评估、糖尿病筛查、体重管理、中医理疗体验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体验。现场还准备了温阳补肾茶、清热祛湿茶、滋阴润肺茶等多款中药代茶饮,深受居民喜爱。

image.pngimage.png

义诊现场,居民纷纷前往摊位体验。

据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巡回宣讲还将继续走进白云区3个镇街,邀请权威专家,聚焦市民关注的健康热点,开展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内容和健康知识,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健康服务,为辖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

来源 |  白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作公益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