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为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3月13日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3·15”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预付消费有风险,谨防“馅饼”变陷阱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理性判断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充分了解商家是否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和实力,可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信用广州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同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消费能力,理性消费,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消费者在签订相关合同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避免不合理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应当与预付式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或者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消费者要向预付式经营者索要并保留好相关服务证明材料,仔细核对每次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余额变动情况。
“低价”套路要留心,专拍链接需警惕
随着近几年网购直播的兴起,不少主播在直播间内通过简短言语介绍产品特性,告知消费者通过“直播下单链接”“直播间专拍链接”等仅标注价格的链接进行支付。这些链接通常无产品介绍,且由于主播删除直播回放和不保留回放,消费者在出现消费纠纷后无法举证。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应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支付渠道,通过正规的流程购买,不要轻信卖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链接或者二维码,要拒绝私下转账。同时,要注意甄别促销规则条款,切忌贪便宜和盲目凑单消费。消费者在网购时,要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不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和低价诱惑。对于促销商品,要详细了解其促销原因和规则,防止商家不予退换。
爱美之心人人有,化妆品选购需谨慎
随着人们对自身颜值要求的不断提高,化妆品类不断细分,各种功能性、针对性的化妆品层出不穷。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论是在线下还是线上购买化妆品,都要选择有营业执照、资质齐全、信誉良好且有质量保障的正规店铺。
针对商家标有“快速美白”“效果显著”等夸大宣传标语的化妆品,消费者要留心眼,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产品名称等相关信息,查询、核对所要购买产品的相关信息。同时,要注意化妆品标注的保质期,是在未开封情况下的保存期限,开封之后应及时使用。
“一老一小”都是宝,“糖衣炮弹”要小心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特点,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方式,设置消费陷阱和消费套路,骗取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钱财。
为帮助老年人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守住“钱袋子”,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要高度警惕保健品虚假宣传的销售陷阱,谨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同时,家长也要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盲目跟风和攀比心理。在校园周边购买文具、零食等商品时,要选择正规超市或商店,应仔细查看标签标识是否合格、外观包装是否破损,不贪便宜购买廉价小零食,不到无证无照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
广大市民在消费活动中发现自身合法权益被侵犯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请及时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进行投诉举报。如发现损害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请拨打110热线向公安部门报案。发生纠纷且消费争议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请向法院提起诉讼。
文 | 全碧芳
通讯员 | 刘韵彤
编辑 | 吴秋兰 李杏婵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