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红色文化,打造舒适家园!海苑社区以“绣花”功夫促环境蝶变

红色文化元素融入“社区绣花”行动,打造滨水休闲公园,解决“水浸街”问题……日前,记者从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白云湖街海苑社区入选2024年广州市容貌环境发生蝶变、效果最明显的社区名单。该社区持续深挖红色资源,依托广东兵工总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区绣花”行动,不仅解决了公共设施老旧等难题,还同步提升了公共空间、绿化品质,以点带面带动老旧社区容貌环境优化蝶变。

在社区环境优化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走进海苑社区,首先看到的是广东兵工总厂红色教育基地,其外立面复原了广东兵工总厂旧貌,内部展陈则再现了百年前发生在广东兵工总厂的党建和红色工运历程,让人们能沉浸式了解那段热血燃烧的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该教育基地所在的大冈街,其沿途建筑外立面也进行了整饰提升,融入了国防教育元素,还有强军标语、舰艇图案等点缀其间。

白云湖街海苑社区。

“居民走过这里,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熏陶,增强爱国拥军意识。”白云区派驻海苑社区第一书记方涛介绍,海苑社区持续深挖红色资源,依托广东兵工总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区绣花”行动,以点带面带动老旧社区容貌环境优化蝶变。

方涛介绍,海苑社区在先锋公园和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过程中,都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先锋公园位于广东兵工总厂旧址对面,面积约8300平方米。该公园以打造“红色文化口袋花园,多彩活力滨水绿地”为目标,挖掘广东兵工总厂的特色历史,设置了展示文化的“红墙”,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绿化改造,打造滨水休闲场所。“公园的树木很高大,道路走起来很舒适,还有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标识,边走边看。”住在海苑社区37年的居民杨女士说,她经常和邻居来这里散步。

先锋公园。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舒适家园

“几年前,大冈街一下雨就会出现‘水浸街’,出行可麻烦了。现在改造提升后,开车或走路都方便多了,也不怕下雨时道路被水淹了。”住在海苑社区42年的居民都女士开心地说,这条路的人行道也改造了,设置了非机动车道,更加安全舒适。路边的公交站安装了木凳,方便候车。

改造提升后的大冈街。

“现在社区的硬件设施改善了很多,环境越来越好,旧貌换新颜。”都女士说,大冈街和怡乐幼儿园周边都进行了整体提升,大冈街和石沙路交界处的五小栋居民区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小区安装了监控,楼梯安装了扶手,路面干净了很多。

065A1321

五小栋居民区环境得到改善,人行区域铺设蓝色走廊,增加防滑条

记者走访看到,海苑社区里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提升,正蜕变为舒适家园。五小栋居民区的5栋楼的外立面,粉刷了粉蓝、粉红等颜色,面貌焕然一新,人行区域铺设了蓝色走廊,增加了防滑条,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教师新村小区也开展了改造,小区墙面进行了翻新,车行道铺设了沥青,并重新施划停车线,边角地增设了健身器械、坐凳、廊架,方便居民休闲锻炼。该小区还专门开辟了晾晒区域,方便居民晾晒被子。


教师新村小区开辟了晾晒区域、居民休闲区域等等。

“我们在开展‘社区绣花’行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十人团’沟通协调、联系发动群众的作用。”方涛介绍,海苑社区在传承广东兵工总厂“工人十人团”经验的基础上,选取热心党员、楼栋长、群众代表等,按片区组建了社区治理“十人团”,发挥“十人团”成员的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积极、主动、反复和居民进行沟通协调,最终顺利推进“社区绣花”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文 | 全碧芳

图 | 石建华

通讯员 | 岑颖欣 万京

编辑 | 吴秋兰 方欢欣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