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五分钟助你科学轻松“抗痘”

谁的青春不长“痘”?

打住,打住~~

今天我们的主角可不是“青春痘”

噢?最近我们才跟大家聊完

水痘的“真面目”呢

确实,今天这位

我们对它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

它就是“猴痘”

图片

什么是“猴痘”?

相信大家都了解了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v)感染

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猴痘病毒最早于1958年

首次在猴子中发现

既往猴痘病毒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

2022年后逐渐扩散至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关于猴痘

  我们有哪些新认识?

图片
图片

猴痘仍是一种极具威胁

且传播迅速的传染病

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皮疹为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

皮疹多见于面部和四肢,

出疹前可出现发热、头痛、

乏力、淋巴结肿大等

病例出现症状后

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

具有传染性

图片
图片

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查看

图片

猴痘已“改头换面”,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2022年7月世卫组织宣布

猴痘疫情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至2023年5月宣布解除

引起此次暴发疫情的为

猴痘“分支Ⅱ b”型毒株

致病力较弱

致死率较低(不足1%)

2024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宣布

猴痘疫情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的猴痘“分支Ⅰ b”型毒株流行

其传播力较强

可引发持续的社区传播

且致死率高达3%!

无论Ⅰ型或是Ⅱ型

目前传播途径都是

以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分泌物、

渗出物为主

常见的直接接触方式包括

性行为、家庭内密切接触、

医疗护理接触等

图片

目前没有针对猴痘感染的特效疗法

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

意味着可自行痊愈

大部分预后良好

然而,根据病毒毒株型别、

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

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严重者也可能死亡

如新生儿、儿童、孕妇

和有潜在免疫缺陷症

(如晚期艾滋病)

患者风险更高

图片

个人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手部卫生、经常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图片

从猴痘流行地区回国,应主动申报、配合检疫,进行2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

图片

怀疑或得知与猴痘患者接触后

应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主动配合申报,在当地疾控中心指导下进行2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

前往医院途中和就诊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穿着长衣长裤,确保遮住所有损伤皮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图片

监测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

来源 | 白云区疾控中心 艾防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作公益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