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历史,红色融入社区,走进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湖街海苑社区,跳动的红色血脉在这里百年接续。
百年前,广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诞生在此,杨殷、杨匏安等共产党人在广东兵工总厂组建“工人十人团”,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工人“十人团”经验写入中共“四大”议决案,为党早期的工人运动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探索和经验。
百年后,海苑社区成功入选中组部、财政部新一轮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将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资源,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精神动力。“十人团”经验成功融入社区基层治理,撬动更多资源、团结更多群众服务社区,延伸治理末梢,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提供独特的“海苑样本”。
深挖红色资源:
从一张照片到一场展览,百年历史重焕光彩
泛黄的老照片、复原的旧场景,在广东兵工总厂旧址上建成的“广东兵工总厂中共支部史迹展”展陈馆内,一段段史料向来者讲述当年波澜壮阔的红色工运。
这段红色历史的挖掘和保护,最初仅从一张广东兵工总厂老照片开始,如今布满展馆三层的展陈史料,是历经数年的挖掘、搜集、梳理所得。广州市白云区从2018年着手挖掘广东兵工总厂革命史料,一方面对接各级党校、党史研究、文物管理等部门以及相关高校院所,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学术研讨;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获得109件广东兵工总厂中共支部文献资料、实物原件、影像资料,为更全面展示广东兵工总厂红色历史打下基础。
新建的广东兵工总厂中共支部史迹展建筑在外立面复原了广东兵工总厂旧貌,内部展陈以图文、影像、实物等多种形式,全景再现了百年前发生在广东兵工总厂内的党建和红色工运历程。展陈馆建成后,谭天度、杨匏安、杨殷等革命先驱后代受邀前来,以制作英雄谱、访谈录等方式重现红色记忆,进一步丰富广东兵工总厂红色历史厚度。
馆内的展陈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今年,根据广东兵工总厂背景创作的3集广播剧《白云星火》和情景剧《铸造信仰》在展陈馆内上演,再现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和工人运动。情景剧在馆内不同场景演绎不同故事,观众可在演员引导下参与其中,化身工人联合会成员和“工友”共同置身红色历史中,与杨殷、杨匏安等革命历史人物同行,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驱的坚定信念。
红色历史跳出纸面和照片,成为“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丰富立体可触摸的存在。“广东兵工总厂中共支部史迹展”展陈馆也成为远近皆知的红色教育基地。
如今,“广东兵工总厂中共支部史迹展”挂牌广州市党史教育基地等8个教育基地,接待党员群众近4万人次,社区内的15名退伍老军人、老党员成立“模范讲师团”,与辖内部队开发“国防课堂”,讲好革命英雄故事,与大朗小学、云雅实验学校等15所中小学培育的105名红色小小讲解员已陆续上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海苑社区铭刻下深深的红色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
“十人团”经验跨越百年,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百年前,革命先辈们探索出的“十人团”经验,至今仍在海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苑社区约0.6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聚集着约7600人常住人口,而社区在册的104名党员中,超过一半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工。群众多、党员少,如何以少数党员团结更多力量、撬动更多资源,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是海苑社区建强基层党组织需要面对的难题。
实际上,百年前在广东兵工总厂开展工人运动的革命先辈们也曾面临着类似的难题,党员少,革命先驱杨殷就在其创办的青年工人学校里吸收一批先进分子,组织起第一个工人“十人团”,通过“十人团”的活动,工人们在广东党组织及杨殷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斗争。
“既然相似,就可以借鉴,通过发挥党委和骨干党员的作用,依靠党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在周围开展工作,支撑整个社区的运转。”白云区派驻海苑社区第一书记方涛说。经过商讨,海苑社区借鉴工人“十人团”的做法,以党员为带头人,吸纳团员、网格员,带动楼栋长、热心居民、商圈企业人员等加入,形成“十人团”的基层堡垒,形成一支支基层服务队伍。
借助“十人团”架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扩大,进一步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如今,海苑社区已经组建石丰花园“十人团”、海校“十人团”、石井国际片区“十人团”、大冈街片区“十人团”等4个社区治理“十人团”,培育出“小小十人团”“商圈十人团”等“十人团”,初步形成党建引领下海苑社区“十人团”组织动员新模式。
而海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带动了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年过七旬的王家强是“十人团”成员之一,自发组建“石丰友爱艺术团”,以自己的热情感染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他带领社区居民编导演出的红色情景剧《兵工厂的故事》,吸引中国民族歌唱家丘昆京主动加入参演。今年6月,“石丰友爱艺术团”被白云湖街道授予海苑社区“布谷鸟”志愿宣传队称号。这支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志愿宣传队将为社区文化服务和宣传再添一份力。
“十人团”经验团结群众、延伸触角的优点,被广泛运用在海苑社区活动的方方面面。今年8月,一支“小小十人团”在海苑社区举行的红色夏令营活动中诞生。“‘小小十人团’是对‘工人十人团’的传承与创新。”白云湖街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并通过成立“小小十人团”的方式,发掘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来,让百年前的红色血脉深植海苑社区之中。
广泛凝聚人心:
“一心两线三站”矩阵,建设红色美丽村庄
组织要有力,工作开展才能顺利。白云湖街党工委深化实施基层党建“三大机制”,在“十人团”架构之上,指导海苑社区联结辖内驻区部队、石井中学、石井机械厂等1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社区“大党委”,实现区域共建、社区共治、资源共享、工作共抓,一张底蕴浓厚、凝聚人心、触抵末梢的基层治理网络在海苑社区编织成形。
以商圈发展为例,海苑社区与辖内机团单位、两新企业组建成立海苑社区“大党委”,并建立“社区+商圈+党组织+商户”的商圈“十人团”,吸纳企业、商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加入,激发商圈治理与产业发展活力,推动辖内企业转型升级,目前辖内“四上企业”已达23家、年产值达10.6亿元,让社区发展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正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依靠商圈、园区、商户等力量,海苑社区多个难题得以解决:商圈和园区人员加入背街小巷车辆乱停放治理行动,维持道路畅通;社区商户联合会定期评选“星级商铺”,以行业自律营造健康的市场发展和消费环境;高标准推进容貌社区创建,白云湖大道、金宝路等辖内道路和老旧住房小区成功升级改造……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良好的社区面貌、优质的社区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海苑社区发展新动力。广州市博雅信息科技是一家教育类AI产品公司,负责人林海滨表示,自2022年6月入驻以来,海苑社区面貌提升、交通条件改善,为企业员工招聘、客户参观带来很大便利。“企业周边的产业聚集和文化配套情况影响着企业发展,这里是白云湖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落地两年多我们每年营收都在持续增长。现在期待企业旁边文化服务站的建成,届时文化服务站带来的青少年客流有望成为我们产品的受众。”
正在升级改造中的文化服务站位于“广东兵工总厂中共支部史迹展”展陈馆旁,是海苑社区正在建设的“一心两线三站”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矩阵组成部分之一。“一心两线三站”包括以展陈馆为中心的红色文化中心区,在社区面貌及社区宣传中打造党员活动教育线、红色动能示范线,以及提供文化志愿服务、招聘就业服务、保障社区民生的文化服务站、人才驿站、党群服务站。
其中文化服务站将与白云区少年宫合作引入课程培训资源,扣除成本后的收益将用于社区文化服务的提升中。“我们也将发动‘十人团’成员,将社区的志愿服务吸纳进来,如义剪、义务修理电器、缝补衣物等,帮扶社区的特殊供养人群。”海苑社区党委书记岑颖欣表示。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发展提振信心,海苑社区的红色历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强、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百年前留下来的红色财富,依旧熠熠生辉,照亮美丽村庄的美好未来。
来源 | 南方+(记者 郑慧梓 谭超 图片:石建华 部分由海苑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