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白云区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大源村“三线”综合整治一体化项目正式签订中标确认书,标志着白云区城中村“新三线”整治大步向前。据了解,白云区城中村“新三线”整治是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通过扩展产业空间减轻财政负担、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全新尝试。
大源村“三线”综合整治一体化项目正式签订中标确认书。
创新探索新路径
白云“新三线”整治鸣锣开道
“三线”整治,即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的线路迁改。作为广州市党建引领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整治备受关注。
去年以来,白云区积极探索城中村“三线”综合整治工作,创新性提出“政府搭台、村社主导、国企兜底、市场运作”的“新三线”整治模式。
白云区科工商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的“三线”整治不同的是,白云城中村“新三线”整治模式核心在于,由政府制定并完善整套工作制度和规范,发挥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电信运营商做好兜底保障,充分挖掘并发挥城中村内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市场价值,依法依规通过市场化招标创造增量收益,进而反哺并支撑城中村内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运维,从而实现“完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网络通信市场”的整治目标。
此次大源村“三线”综合整治一体化项目历经半年筹备,于今年1月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由广州市西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思彼思(广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广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实施单位,总投资近3000万元。
“‘新三线’整治模式不仅能提升城市环境,还能让村集体逐步摆脱‘租金经济’模式。”大源村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长远来看,“新三线”整治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创造机遇和价值
推动政企村多方共赢
“白云区拥有广州最大规模的城中村,居住人口多,在我们看来,人间烟火气旺就是无限的商机。”思彼思(广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白云区城中村“新三线”整治模式,是政府主动担当、主动作为、高效作为的表现。
据了解,在“新三线”整治模式中,政府通过对政策、制度、规范的把控,调动了社会各方资源,释放了城中村产业发展机遇。企业发挥自身在产业运营方面的资源和经验优势,把有利于城中村发展、优化政府综合治理、提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各类资金、资源、技术和应用场景导入城中村整治工作中,并进行匹配和衔接,为各方创造价值,协助政府做好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营。
广州广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集中精力和资源,以网络和信息安全治理体系为切入点,在支持白云区城中村“三线”整治的同时,抢抓机遇转型升级。
在广州市西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看来,白云区城中村“新三线”整治模式有效落实了“共建共享、统建统管、平等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避免了不同电信运营商自建网络的重复投入。同时,也为传统的信息企业提供了向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领域发展的机遇。
记者了解到,白云区城中村“新三线”整治模式突出了城中村中心机房的建设要求,不仅保障用户用网质量,同时也将网络安全及相关配套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白云区科工商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云区城中村“新三线”整治工程总投资在20亿元左右,经过初步估算,“新三线”整治直接释放的市场和产业空间约200-300亿元,将对白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省市推动城市更新、超大城市治理、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文、图 | 刘喜冰
通讯员 | 郑礼峰
编辑 | 黎燕逢 方欢欣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