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中少林”代代传!这门武术扎根汉塘逾百年,今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3日周六,在人和镇机场第三跑道安置区内一个小广场上,一群身穿黑色T恤、红色裤子的青少年正在全力练习拳术和棍术,给人极强的力量感。他们都来自汉塘村,年龄大的二十多岁,小的还是小学生。他们练习的武术叫班中少林,在汉塘村已经活跃了130多年,至今依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去年,这门武术被列为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少年在练习武术——班中少林。

传承不间断,扎根汉塘130多年

       班中少林是指清代乾隆年间,少林武术传入粤剧戏班形成的一个武术体系,是粤剧武打的基础,戏班中的艺人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从事的行当,将舞台表演和这门武术融合起来,形成自身的特色,白云区知名粤剧名伶兰桂就是班中少林的高手。

       这样的一门武术又是怎样传入汉塘村的?今年71岁的李镜丰是汉塘村班中少林第四代传人,他告诉记者,大约130年前,村里派人专门到外地学习班中少林,学成回来后再教授给村里人,班中少林就此在汉塘村扎下根,除了“文革”期间停了几年,它在汉塘村的传承一直没有停过。

      1972年,李镜丰和村里十几个关系要好的年轻人一起找前总教头李才志学艺,最终5人学成出师。“那时候白天出去干活挣工分,单靠晚上学,需要很强的毅力。”李镜丰说,班中少林由拳械套路和软硬气功等组成,仅拳术套路就有练头拳、十字拳、铁线拳等很多种,器械套路则更加丰富,器械包括棒、棍、刀、拐等,家里常见的长条凳、锄头等都可以作为武器,并根据其特点演化出不同的武术套路,“不管拳还是器械,班中少林都具有下盘稳、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简单实用的特点。”

主动承担责任,一代代接力传承

       班中少林传入汉塘村后,随着习武人数增加,班中少林的传承者成立了“敬义堂”,作为传承和管理机构。改革开放后,由于其他师兄弟忙于生计,李镜丰便主动承担起了传承重任,守在村里,一干就是将近40年。

      “我们正式拜师学艺的有8个人,每一个都经过了师傅考验才成功拜师。”李志科是李镜丰的二徒弟,他的拜师之路很漫长。“刚开始身材比较瘦小,师傅没有收我,但是留我在敬义堂打杂,也是考验我吧,所以除了上学,其他时间只要有空我都去,持续了三年。”李志科说,之后他又蹲了两年马步、练了两年基本动作,一直到1989年才正式拜师,现在习武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采访期间,李志科给记者演示了一套棍术和拳术。“师傅教我们武术,也教我们做人。”李志科说,上世纪90年代初,受香港影视剧影响,当时不少青少年觉得,吸毒、做古惑仔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是师傅严格规定他们不准做,甚至抽烟都不允许。


李镜丰(左)为二弟子李志科(右)讲解拳法。

       出师后,李志科一边创业,一边协助师傅李镜丰传承班中少林。“村里至少有几百人学过班中少林,最火的时候,祠堂门口每天都有超过80人在练习。”李志科说道。

       这些年来,李镜丰带着弟子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传承和发展着班中少林,还努力将其推广到其他镇街。今年李镜丰生了一场大病,出院后,他依然坚持到训练场指导。

家园虽搬迁,但传承仍在延续

       记者了解到,随着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推进,大部分汉塘村人已经搬离了汉塘村。涉及拆迁的村民在入住安置区前,都分散租住,如何让年轻人不荒废练功,成为李镜丰和弟子们考虑的事情。

       今年51岁的李锦开是李镜丰的大弟子,1980年正式拜师学艺,至今已习武43年。“小时候体弱多病,家里人希望我练武术强身健体。”李锦开说,从身体病弱到长得又高又壮,成为武林高手,这些都得益于班中少林。

大弟子李锦开(左)与李镜丰(右)切磋学习拳法。


李锦开带领青少年进行训练。

     “我自己是班中少林的受益者,所以不希望它断了传承。”李锦开说,希望村里有更多孩子爱上习武,远离手机和游戏。为此,敬义堂在机场第三跑道安置区内租下了一个仓库,用于存放兵器和其他设备,并将每周五晚上和周六定为练习日。“虽然大家各自分散居住,但是习武一直没有中断过。”李锦开说。

       今年18岁的李梓燐是一名大学生,从2016年开始学习班中少林,至今已有7年,他希望未来自己可以成为班中少林的传播者,“班中少林让我学会了坚持,以后我也会成为它的传播者。”

      “在传承中,我们一直要求年轻一代,不能学坏,要有正义感,不惧困难、有毅力。”李锦开说,现在班中少林成为了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接下来他们会更加重视班中少林的传承和推广,将其打造成汉塘村甚至人和镇的一张文化名片。

文 | 杨黛清 

图 | 伍世柱

通讯员 | 刘珍

编辑 | 黎燕逢 方欢欣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